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芒果日報 芒果系列報導(二) 檨仔市

話說每日早晨,尤其是夏季的假日
玉井青果市場總是人聲鼎沸,車馬喧鬧
一遊覽車一遊覽車的旅客來到玉井
吸引他們的 不是玉井的風景名勝
而是青果市場內一籃籃的水果
盛夏的週日,頂著烈日
決定一探這青果市場的魅力

青果市場因檨仔而聞名
一籃籃堆疊整齊的水果待價而沽
芒果、木瓜、酪梨、芭樂、香蕉、檸檬、破布子...

在這裡我看到了幾種曾吃過及未曾吃過的芒果種類
首先介紹新品種-蘋果檨
外觀和日本富士大蘋果差不多大
渾圓的體型就像富士蘋果一樣

新品種的噱頭讓我很想嚐鮮
但找了好幾攤都沒有人願意把整籃的拆開賣零的給我
最後在離去前有個攤車的老闆娘雖然在老闆的反對下
還是拆了賣了4個給我,嘿老闆娘不好意思
吃起來有酸中帶甜,口感較Q
和香甜軟嫩的愛文不同~~

讓我拍蘋果檨的老闆娘還介紹我其他種的芒果
玉文,很大顆,比金煌還大,外皮是粉紅色的


蜜文,和愛文差不多
其實我看不出來和愛文有何差異:p,這個還沒吃過說
(左一:愛文,中:蜜文,右一:蘋果檨)

還有一種綠皮的芒果--黑香(台語發音)
像大一些的土芒果
第一次吃的人會覺得這芒果怎麼這樣
放再久都不會熟的不會變紅
其實軟了就可以吃了,吃起來有龍眼的香味喲

還有台農一號,黃皮,像胖胖的土芒果
這個我就還沒吃過了,有機會去買一些來吃吃比較

除了水果、農產加工品外,
逛到一些特殊的作物
蘋婆,我小時候有吃過一次,黑色的種子煮熟後剝開
就像栗子一樣,但有一種水果的香氣

波羅蜜,至今不曾嚐過
看農家種的都沒有這麼大的
請看後邊的老闆做比對,就可以知道這波羅蜜有多大了


這裡是公共造產,你若要買東西
要請走動的磅秤來幫你稱重,不能由店家自己秤
這也是很不一樣購買方式


檨仔市離我們近近的,這次去走走有很多新奇的事物
也許每個季節會有每個季節的特色
找個時間再去走走吧

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芒果日報 芒果系列報導(一) 蹦芒果

雖然現在已經是芒果產季的中段了
但是又紅又黃又香又甜的芒果是如何來的呢?
根據玉井特派記者的了解
金煌芒果以及大部分於產季前期上市的芒果是用"蹦"的
愛文則是採"在欉紅"的方式
吸收太陽公公的的精華讓他又香又甜

什麼是"蹦"呢?
在記者來玉井之前完全對此名詞一無所知
後來才知道是"催熟"的意思(蹦是台語發音)
在同事熱情的邀約之下到她家的芒果園參觀
一探蹦芒果的秘密

5月下旬,玉井的芒果還未可上市
不過金煌芒果都需要蹦,才會變成金黃芒果
記者實地體驗了芒果農的辛勞
一開始把芒果剛採收回來的芒果從套袋裡解開
之後要剪去多餘的枝條
這個步驟要很小心
因為剪完之後要馬上把蒂頭倒過來"滴乳"(請以台語發音)
不能讓乳汁滴到衣服或皮膚上
滴到衣服上會洗不掉,滴到皮膚上會變黑甚至於近似灼傷的感覺
老闆給我看他手臂上多處的傷口
提醒著我做這個工作的時候要專心
果農運用保麗龍箱讓芒果乖乖倒立滴乳
幾分鐘後便可以開始蹦了
(滴乳完成後的芒果排排站等待放進簍子裡蹦,挺可愛的)


蹦,其實是個加熱催熟的過程
而熱量的來源是所謂的"電石"
放到水裡會產生氣泡以及熱量

但在蹦的過程中,只用報紙包住放在簍子的底部
電石接觸空氣氧化即可產生熱量
將芒果小心翼翼的排放整齊到簍子裡

再用棉被蓋上保溫
放個一晚以上的時間就可以了
不夠就再繼續保溫~

原來我們吃的芒果是這樣來的
芒果產季快要結束了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